摘要: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,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。
冬 至
文圖/文化信使 史慶友(遼寧阜新)
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,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。冬至俗稱“冬節”“亞歲”等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,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,測定出了冬至,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。
在這一天,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有吃餃子的習俗、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。
呼嘯的北風吹來漫天的雪花,大地銀裝素裹一望無際,房檐下的冰溜子似把把懸掛的銀錐。小河水已被凍成冰,農家院的炊煙凝成青色的線條,這是東北特有的美景。
寒風在刮,氣溫還在降,這是冬至的脾氣。窗前的臘梅笑彎了腰,將一片片鮮紅的花瓣貼在年的額頭上,春姑娘在雪中張望。
時至冬至,太陽至南回歸線,北方的白晝最短。至此,陰極之至,陽氣始生,春在呼喚。
小鏈接史慶友,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。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舊廟鎮政府退休公務員,朝陽農學院畢業,省、市、縣三級作家協會會員;市、縣詩詞學會會員,高級畜牧師。多年堅持寫作,作品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文化內涵。有作品發表于《遼寧日報》等媒體。出版了散文集《心語》《心曲》,分別獲蒙古貞文學獎、阜新文學獎。攝影作品《村頭》在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攝影展中榮獲一等獎。在網絡上發表作品200萬字,多次參加網絡征文并獲獎。
[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]